当前位置: 首页 >> 创业指南

《尼瓦利斯》新情报公开 官方解答系统问题

   发布时间:2025-04-05 14:53:53   发布者:计无返顾网

一是煤炭行业淡季不淡。

预计一周过后,将有大的调整出现。多个省份高温,用电量再创新高,而火电厂煤炭库存极低,补库需求迫切。

《尼瓦利斯》新情报公开 官方解答系统问题

2019年、2020年煤炭产量分别为38.5亿吨、39亿吨,而对应的煤炭消费量分别为28.04亿吨、28.28亿吨1-5月份,我国累计进口煤11116万吨,同比下降25.2%,动力煤进口量出现明显下滑;六月份,沿海地区进口政策出现松动,当月到港进口煤数量不占用全年进口配额,国内部分电厂积极招标采购进口煤资源,但考虑到船期、资源紧张等问题,六月份,进口量增幅有限。7月5日,沿海八省电厂日耗回升至193.7万吨;昨日,回归200万吨一线。而国际油价的上涨和东南亚国家经济的复苏,正是推动国际煤价上涨的一个重要原因。我国宏观经济持续向好,大工业投产达产等因素带动下,全社会用电量持续快速攀升。

国内市场将有所转好,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国际煤价飞涨。七月初,南方水电出力良好,叠加大庆期间,部分耗能企业暂停,前期高位的日耗有所回落。需求分指数为54.22%,环比上升1.00个百分点,连续16期处于扩张区间,表明电煤需求继续增加,增幅有所扩大。

本期CECI进口指数到岸综合标煤单价993元/吨,较上期下降7元/吨,环比减少0.7%,连续13期持续上涨后小幅下降,但仍处于发布以来历史高位。随着保供稳价政策深入,预计进入7月份后,优质产能释放将逐步落地,煤炭市场供应将有效增加。电力企业应采取积极应对措施,一是积极向有关部门反映保供困难,密切跟踪相关部委及地方政府保供稳价措施出台、落地情况,积极配合国家做好保供控价工作,加强长协合同履约兑现,稳定好煤电生产供应基本盘;二是加强电力及电煤市场监测分析,密切关注煤炭增产情况、气候变化和水电出力情况,及时调整电煤采购计划;三是做好发电侧管理与库存管理有序组织电力生产,全力做好迎峰度夏电煤储备工作,为建党100周年和迎峰度夏提供坚强电力保障。本周,CECI曹妃甸指数5500大卡、5000大卡和4500大卡平均价格分别为940.8元/吨、839.8元/吨和727.0元/吨,分别比上周平均价格上涨23.4元/吨、23.8元/吨和15.8元/吨。

从样本情况看,电厂仍以长协拉运为主,现货围绕补库刚需采购;高卡煤采购量有所增加。建议有关部门继续切实确保各项调控措施落实到位,增加电煤供给,扭转市场预期,加强市场监管,加大期现货市场炒作打击力度,维护市场稳定。

《尼瓦利斯》新情报公开 官方解答系统问题

提出将密切监测煤炭等大宗商品价格走势,认真做好价格预测预警工作,及时了解有关市场主体经营情况,排查异常交易和恶意炒作,严厉打击囤积居奇、哄抬价格等违法违规行为,维护正常市场秩序。库存分指数为51.04%,环比上升0.01个百分点,连续13期处于扩张区间,表明电厂综合可用库存继续增加,增幅基本持平。近期,进口煤到港量明显增加,通关顺畅,补充作用增强。航运分指数为51.62%,环比上升0.65个百分点,连续3期处于扩张区间。

根据中电联《电力行业燃料统计日报》监测,6月11日至6月17日期间,纳入统计的发电企业日均耗煤量469万吨,环比(6月4日至6月10日,下同)增长4.6%;其中,海路运输电厂日均耗煤量环比增长8.7%。本期样本量较上期小幅减少,但仍高于今年以来平均水平,截至6月17日,6月份到港进口煤样本量比度冬期间样本量增加近50%。受价格倒挂、下游补库需求增加等因素影响,北方港口调入不及调出,库存自6月初以来持续下降,秦皇岛港库存维持500万吨水平。贸易商挺价意愿增强,市场价格上涨。

近期,国家发展改革委价格司与市场监管总局价监竞争局联合赴全国煤炭交易中心调研,了解煤炭市场运行和价格变动情况,并召开座谈会,研究做好煤炭等大宗商品保供稳价工作。中国电煤采购价格指数(CECI)编制办公室发布的《CECI指数分析周报》(2021年第21期)显示,煤矿产能释放不足,加上安全事故发生、安监政策趋严等影响,产地供应日益紧张,坑口煤价持续上涨。

《尼瓦利斯》新情报公开 官方解答系统问题

分项指数中,除供给指数处于收缩区间且环比下降外,其他分指数均处于扩张区间且环比上升。华南等地持续高温,虽部分省份开展有序用电,并增加外来电的比例,电厂日耗有所增加,在持续刚需补库下,库存小幅累积。

部分省份启动有序用电等需求侧管理措施,水电等清洁能源出力增加,火电出力和电煤消耗将受到一定抑制。本期,CECI采购经理人指数为52.31%,连续16期处于扩张区间,环比上升0.19个百分点。价格分指数为57.18%,环比上升2.38个百分点,连续23处于扩张区间,表明电煤价格继续上涨,涨幅有所扩大。其中,电煤消耗指标环比上升1.30个百分点,连续8期处于扩张区间;电煤计划指标环比升水0.71个百分点,连续16期处于扩张区间,表明电煤消耗量和采购计划均继续增加,增幅均有所扩大。供给分指数为48.78,环比下降1.67个百分点,在连续4期处于扩张区间后降至收缩区间,表明电煤市场供应开始减少。本期,CECI沿海指数5500大卡、5000大卡现货成交价分别为934元/吨、833元/吨,均比上期上涨23元/吨;综合价分别为795元/吨、717元/吨,分别比上期上涨11元/吨、7元/吨。

6月18日,CECI曹妃甸指数5500大卡、5000大卡和4500大卡价格分别为956元/吨、854元/吨和736元/吨,分别比6月11日上涨37元/吨、35元/吨和21元/吨。本周(2021.6.15-2021.6.18,下同),曹妃甸港区电煤现货价格高位持续上涨。

6月17日,电厂库存可用天数15.7天,比6月10日减少0.3天进入7月份,主产地煤矿安全生产形势有望趋于稳定,同时,为做好迎峰度夏期间能源保供工作,大型煤企或将带头响应保供号召,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主动增产,主产地煤矿产能利用率将逐步提高。

进入7月份,虽然随着保供政策逐步落实,产地煤价有望理性回归,贸易商发运到港积极性将有提升,但用煤旺季期间电厂采购需求将进一步释放,预计北方港口库存在7月上、中旬将逐步回落,下旬开始,随着电厂下水煤采购需求放缓,北港库存将止跌回升。民用电负荷将维持高位。

6月份以来,鲁、豫、黑、晋等地区接连发生煤矿安全事故,主产地煤矿安监力度加大,其中,榆林地区停产检修煤矿数量增多,且陕蒙地区在产煤矿严格按核定产能生产,生产相当谨慎,CCTD中国煤炭市场网独家监测数据显示,6月13日当周,晋陕蒙442家煤矿产量为2534万吨,月环比下降0.4%。7月下旬开始北港库存将止跌回升。北港库存将在持续去库后逐步回升短期内北港库存持续下降。7月份,西南地区东部至长江中下游等地累计降雨量较常年同期偏多3-8成,同时,本月中旬世界第七、中国第四大水电站乌东德水电站正式投产发电,水电出力增加将使得南方五省区煤炭消费量有所减少,但考虑到迎峰度夏期间用电需求将大幅增加,水电的替代作用或有限。

临近七一,安全生产成为重中之重,为给庆祝建党一百周年创造安全稳定环境,国家矿山安监局、国务院安委会及各主产地纷纷部署近期煤矿安全生产工作,预计七一前主产地煤矿安监形势将趋严,主产地煤炭产能释放将受到一定影响,产量有收缩预期。7月用煤需求有望维持强势增长经济恢复的基础将进一步巩固。

下一阶段,国家及地方政府相关部门将持续抓好疫情防控,科学有效实施宏观政策,持续扩大对外开放,巩固经济恢复的基础,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进入7月份,国内气温将进一步升高,居民用电需求增多,电厂日耗不断增长。

水电对火电的替代作用有限。短期内,产地供给预期收缩,发运成本居高不下,同时在政策引导下贸易商囤货意愿不高,北方港口调入低位,持续去库。

产地煤炭供应短缺问题或将逐步缓解七一前主产地煤炭产量有收缩预期。近期,虽然国际疫情有一些新发展,国内也面临不少新情况,但总体来看,随着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效继续显现,国民经济保持稳定恢复。同时,近期由于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带来PPI涨幅明显扩大,原材料部分领域价格较快上涨已引起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6月17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价格司与市场监管总局价监竞争局联合赴全国煤炭交易中心调研,并召开座谈会研究做好煤炭等大宗商品保供稳价工作,后期随着企业的成本压力逐步缓解,将有利于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七一后主产地煤矿产能利用率将逐步提高。

综合来看,预计短期内,产地及港口煤炭市场均将呈现供不应求的状态,基本面支撑较强,而5月份以来政策端调控频发,6月17日,国家发改委再次发声,强调将密切监测煤炭等大宗商品价格走势,严厉打击囤积居奇、哄抬价格等违法违规行为,预计七一前市场煤价将偏强震荡运行,但难有明显上涨,7月上、中旬,随着下游加快采购节奏,煤价将维持高位运行,下旬后,随着市场供需偏紧局面逐步缓解,煤价将向理性回归倡议书指出,榆林市是我国重要的能源供应地、煤炭主产区之一,承当这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重任。

倡议书明确,本机制自发布之日起施行,有效期为1年。售价机制以全国大中型煤炭生产企业中长期合同制度中的基准价+浮动价机制作为参考,并分为榆阳、神木、府谷、横山四个分区。

浮动价以秦皇岛5500大卡煤炭价格涨跌幅度确定。此外,个别煤矿生产配焦煤及部分煤泥、工程煤,锡类煤种不按照上述规定进行折算定价。

Tags:

推荐文章